分卷阅读152(1 / 1)
“嗯”肃君彦点点头:“我还有些事没办。”
“大哥,你千万保重,我……走了。”
“走吧,我没事,有林贤护着,你不用担心。”为免生事,肃君彦也没留肖珏,趁黑送走了他。
刘琛依约来到皇后的凤瀛宫里用早膳,皇后居然还没有起床,就连宫里的宫人也都不知去向,他心下奇怪,示意黄岑前去推门,门开了,刘琛走了进去,一双男鞋和一双女鞋并放在床头,地上还有些散落的衣衫,刘琛心一沉,面上微微冷笑。
“来人。”听到黄岑的喊声,沈征纵身跃入,打开幔帐,段婉儿正自醒来“皇上。”惊觉身边有人,段婉儿想要起身,发觉身上没穿衣服,又赶紧躺下,肖珏睁眼坐起来,他**上身,对惊愕欲死的段婉儿道:“皇后娘娘,保重,我们来世再相好。”说着,一柄匕首直直刺入胸前,鲜血迸出,肖珏拔出匕首,登时气绝身亡。”啊……”鲜血溅满段婉儿一身一脸,段婉儿惊吓过度,昏厥过去。
“娘娘”羽裳跑进来:“这…这……你……”羽裳被吓得满脸苍白,语无伦次,被侍卫强行拖走。
“沈征。”刘琛冷冷道:“传朕的旨意,将奸夫尸首喂狗,皇后打入冷宫,任何人不得见她,谁见她就将谁打入死牢,不必回朕,所有凤瀛宫的宫人,全部收监问供。”说完,又漠然的看了一眼段婉儿,转身离去。
肃君彦得知肖珏如此身死,不禁又惊又痛,想他亲手杀死太后,以死嫁祸皇后,拼了性命也要为姐姐墨莲报仇,段婉儿机关算计,也不过是因果循环,肃君彦唏嘘难尽,在静夜里给墨莲,肖珏姐弟烧上三炷香,又烧了许多纸钱。
“墨莲,小伟为你报仇了,小伟,一路走好。”
“哥,你已经尽心了,回屋吧。”
肃君彦和林贤回到屋中,相对叹了会子。
“肖珏是为了报仇。”林贤道:“他死得其所,哥你也别太难过了。”
“事已至此,难过也没有什么用,我现在只是担心太子。”
“那臭娘们儿的儿子,哥你管他呢?”
“不许这样讲。”肃君彦沉声道:“太子是个好孩子,要是有个好母亲,一定会是个心地仁厚的好皇帝。”
“那哥你的意思是?”
“当初桐贵妃为了救我失去孩子,终身不能再育。”肃君彦道:“要是太子殿下可以让桐贵妃抚养,其实……倒是不错的。”
林贤听罢,想了想道:“这事要说……也不是不行,我去跟爹说说,听听他的意思。”
“嗯”说到林重远,肃君彦关切的问道:“爹身子怎么样了?”
“他听说皇上同意我保护你,好多了。”林贤顿了顿道:“哥,皇上他……”
肃君彦摆了摆手,满脸痛楚道:“别提他,心里疼。”
“哦,行,不提。”
侍刑监里,林贤看着凤瀛宫宫人的供状,利用墨莲陷害肃君彦,指使侍卫在冷宫折磨肃君彦,指使马监在卢雪君马鞍下放了铁钉,致使卢雪君被摔下马来,没了孩子,还将卢雪君挤兑去了湖心岛,指使段府管家段再兴买通江湖中人,奸辱肃君彦,指使心腹宫女在冷宫门口放上锁情花,以至硕连澈失去理智强暴了肃君彦,凤瀛宫的侍卫把肃君彦的春宫画贴在墙上也是皇后的授意,而提供肃君彦前往云台寺和硕连澈去往冷宫行踪的人是………林默。
看完所有供状,林贤一下子握紧了拳头:“这个臭娘们儿……林默……林默……”林贤的心紧了又紧,半晌,对手下说了句:“跟他们说,谁陷害林默,马上打死。”
“是。”
“其他的,赶紧呈给皇上吧。”
“是,林将军。”
第65章
刘琛接过黄岑呈递过来的供状,看了看,随手扔到了地上:“传旨,中宫失德,打入冷宫……赐白绫,释硕连澈出天牢,交由林太尉看管,另外……看住太子,不要让他去冷宫,他若进了冷宫,也不用出来了。”
“是,臣即刻去办。”林贤跪地磕头,嗔诺又问:“那……肃君彦呢?”
刘琛忽得青筋暴起,怒喊道:“滚。”
“是,是。”林贤吓得连滚带爬的从轩宁殿里退了出去,站起来时,出了一身的冷汗。
“你倒是很能干呢!”林默就在殿外侯旨,他扶起弟弟,微微笑笑。
林贤从林默手里抽出胳膊,淡淡道:“哥,你好自为之吧。”
说完转身便走。林默看看他的背影,转身走进轩宁殿,:“臣给皇上请安。”
“起来,賜坐。”
“谢皇上。”林默道:“皇后的事想必皇上心情不好,不如臣陪皇上出去走走。”
“朕没有心情不好。”刘琛道:“朕只是在想如何处置段家。”
林默看他眉宇淡然,知他已有主意,走过去道:“臣给皇上研磨吧。”
刘琛铺好绢帛,接过林默双手奉上的毛笔,缓缓写道:“段氏一族和皇后沆瀣一气,陷害妃嫔,致死皇嗣,着削去段柯御史大夫之职,段府年十三以上男女均坑杀,年幼族人配与长安各级官吏为奴。”
甘泉宫内,简顾禅白发苍苍,跪地禀道:“皇上,臣请皇上斩杀妖妃肃君彦。”
“他不是已经被朕撵出宫去了么。”刘琛气道:“还杀什么杀?”
“可他还没有离开长安。”简顾禅道:“太后被他亲手所杀,皇后也已被废自尽,硕连澈因他险些赴死,可他虽然被贬却安然活在长安馆驿,老臣夜观天象,长安城煞星高悬,此人生克父母,活伤社稷,他在世一天,我大汉便一天不得安宁。”
“你是说他是煞星?”刘琛满脸阴沉。
“正是,是天煞贼星。”
“丞相”刘琛道:“朕看你老迈昏花,该好好休息了。”
“皇上,臣可告老还乡,也可以被皇上赐死,但肃君彦此人,断断不可留,望请皇上为了汉室社稷,早下决断。”
“散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