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饭馆开业(1 / 1)
有了三轮车,再添置东西就方便多了。
因为一直惦记着怕姜司锐的伤势加重,蔚楠主动提出让他找时间把自己教会。
于是,每天小两口在院子里一个教一个学,骑着车满院子转的情景,简直要变成了家属院一道亮眼的风景线。
谁从旁边路过,都忍不住要称赞一声,说蔚楠的爱人真不错。
说这俩小年轻看着真配!
蔚楠脸上的伤已经全部好了,最近营养跟得上,也开始长肉了。
脸蛋儿明显丰润了很多,皮肤也不再干巴巴的。
在现代的时候,蔚楠从小就是美人胚子,长大后更是数得着的美女。
而这个身体除了个头身段因为没长开,和她有所不同之外,长相是一模一样的。
自然也很好看。
加上仪态,气度肯定有了大的改变,即使身量看着还有点瘦小,可整个人给人的感觉已经属于那种漂漂亮亮的女孩子,而不是干巴瘦的小不点儿。
更何况,如今的她,穿的还是爸妈给买的新衣服。
尽管以爸妈的细心程度,这些衣服低调的很,从外观根本看不出有什么抢眼之处。
可时代不同,科技程度不同,布料,裁剪总还是有区别的。
这可是纺织厂,厂里最多的是女工,一个个眼睛尖的很。
像蔚静那样,暗戳戳的去把衣服掐个腰,做个荷叶边大家都能看出来,蔚楠这明显做工,布料都好的新衣服,穿在身上那么好看,谁又能看不出来呢?
只是大家都不觉得这会是蔚楠自己买的,全都默认是姜司锐这几天给她添置的。
毕竟之前为了那笔买房子的欠款,蔚楠和蔚双全闹到厂长那里的事儿才发生没多久。
谁也不会觉得这么短的时间里,她的经济能力能有什么天翻地覆的变化。
所以不管是明面上还是暗地里,如今大家说起蔚楠,第一个夸的都是她看人的眼光。
觉得她在找男人方面,比起她那个表姐蔚静,可是赢在了前面。
蔚静之前在厂子里也是出了名的美女。
虽然她的样貌谈不上特别出众,但是皮肤白白的,长得也很顺眼。
加上爱干净,会打扮,喜欢她的人还真不少。
但她吃亏在家里负担太重了,谁都知道她那一家人不好惹,也惹不起。
所以哪个青工想找她,家里那一关都不太好过。
谁找媳妇愿意给自己家找一堆麻烦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继续阅读!第1页/共4页还是那种一眼看过去就知道属于一辈子都甩不脱的麻烦。
所以,条件好的看不上她,条件差的她看不上,这一来二往的,她都拖到二十三了,到现在也没说好婆家。
开始的时候,追求她的还是厂里的青年工人居多,可不知道怎么的,后来找人说媒的差不多都变成了像刘强全那样的二婚头。
好些都还是家里有儿有女,想让她进门给当后妈的。
不过蔚静那个人,给人的感觉永远都是文文静静,落落大方。
即便是在婚姻路上并不顺利,她也表现的不急不躁。
哪怕来说媒的介绍的人并不合适,甚至条件很差,她也总是很笑脸相对。
即便是拒绝,也不会给人难堪。
所以,之前即便蔚静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对象,可也没什么人说她不好。
大家最多叹一声,说她是被家里耽误了,人还是好人,特别好的一个人,就是运气差了点。
久而久之,她在众人心里还真有几分出淤泥而不染,亭亭净植的感觉。
可什么都怕比较,货是这样,人更是这样。
蔚楠刚回来的时候,根本就没人拿她跟蔚静比。
因为压根比不过。
可现在,眼看着她各方面都好起来了,人也漂亮了,脸上的笑也多了,大家再谈论的时候,自然不自然的都会说一句:“蔚静这下可被她堂妹比下去喽。”
只不过邻居们讨论都是私下里的,蔚楠并不知道。
她对于这些家长里短的事儿也不关心,毕竟她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那就是她的饭馆终于要开业了。
不管别人怎么说,蔚楠对于自己做饭的手艺还是非常没有自信的。
就算她有神器,可一想到要做饭给很多人吃,她还是很忐忑。
于是,在和姜司锐讨论之后,她决定先学着蔚大民之前的做法,从做夜宵开始。
做夜宵,针对的就是厂里晚班的工人,就算是大家都来吃,充其量也不过就是二三十人。
而且他们下班时间固定,都是晚上八点。
那么蔚楠只要七点半至九点半供应两个小时就可以了,相对简单轻松很多。
蔚楠当然不会一直只供应夜宵,但用这个练练手,她觉得比较合适。
她的想法姜司锐也赞成。他也没指望蔚楠赚钱,同意开饭馆不过是因为尊重她的选择。
她只做一顿饭,姜司锐觉得还挺好的,至少不至于太过于劳累。
本章未完,请点击继续阅读!第2页/共4页另外,他还给出了自己的建议,那就是既然只做夜宵,针对的顾客群是厂里晚班的职工,那么就没有必要把阳台的门打开了。
那个门虽然是饭馆的正门,可朝着的却是大街。
她做夜宵,关门晚,家里只有两个小姑娘的话怕晚上不安全。
蔚楠觉得这个建议很好。
八十年代初期的治安远不如后世,这时候真出点什么事,连打110都没地方打去。
所以她从善如流的听从了姜司锐的建议,在阳台外面多加了一道铁门,同时晚上那个门从里面反锁,不再使用。
三天后,蔚楠的小饭馆儿正式开业了。
虽然是新店开张,却没有做什么宣传。
只是让姜司锐从家里扯了根电线出去,在楼栋口安了一盏灯,灯下方挂了一个蔚家小店的招牌。
这样既能给邻居们照个亮,也让人知道这儿有个饭馆。
另外又托魏秋霞,凌柏兰她们帮忙在工友中说一声。
那招牌是姜司锐托给家里后厨施工的那两个小伙子做的,用的就是做橱柜剩余的边角料。
招牌做的普普通通,可因为灯泡选的是一百瓦的大灯泡,晚上院子里的路灯也不多,到处暗的很。
所以真开了灯,就显得特别抢眼。
恨不得一进家属院,隔着多少栋楼人们都能看到那一束光。
关于小饭馆儿准备的食物,蔚楠听从大家的建议只准备了打卤面。
卤就分肉卤和素卤两种。
肉卤是以猪肉为主材,加上各种蔬菜,素卤则是以豆腐干为主材。
肉卤的价格和外面的面馆持平,四两的是三毛五一碗,加粮票,二两的三毛。
素卤的则在肉卤的基础上,各降五分钱。
开业第一天,蔚楠换了十斤湿面条回来备用。
其实她心里觉得肯定卖不了这么多。
但有备无患总是好的,反正现在天气凉,放一晚上也不会坏。
可当天晚上的情况实在是大大出乎了她的意料之外!
晚班工人们是八点才下班,按理说她的饭馆差不多快九点才应该迎来第一拨客人。
可谁知道,七点,他们的准备工作还没有完全做好,就已经有客人开始陆陆续续的过来敲门。
或许也是因为第一天开业的缘故,邻里邻居的,知道的人都想着来捧捧场,凑个热闹。
梅晓琳先带着她一个办公室关系处的不错的几个同事来了,然后凌姐也带着几个和蔚楠他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继续阅读!第3页/共4页认识的医生护士们赶了来。
最后魏秋霞也和几个小姐妹一起约着过来,光她们,就把屋子里那几张桌子全给坐了个全……
姜司锐脑子活,一看情形不对,立刻骑车出去赶着压面条的店没关门前又买了五斤面条回来。
这才让饭馆不至于在开业第一天,就陷入没饭可卖的尴尬地步。
第二天,蔚楠听从建议,直接买了十五斤面条备用。
可她觉得第一天是特殊情况,今天这么多面肯定卖不完。
可偏偏她又估算错误。
第二天确实没有第一天显得那么热闹,也没有很多的熟人来捧场。
可很多第一天不知道蔚家饭馆开业的晚班工人今天都结伴过来了,于是小饭馆一直开到十点,不是俩人受不了硬性关了门,还陆陆续续往这边来人呢。
而在他们关门的时候,那十五斤面条已经不剩什么了。
连又累又困的三个人想加个餐,最后都不得不又去热了两个馒头。
吃过饭,将屋子打扫干净,撵蔚佩回去睡觉之后,两个人终于有功夫坐下来算账了。
把装钱的盒子拿出来,把里面收上来的钞票数了数,蔚楠才后知后觉的发现,两天下来的收入竟然高达二十四块还多!
在这个临时工只有十几块钱工资一个月的时代,就算是去掉成本,这些钱也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更何况,她才只卖一餐饭。
“好多钱啊!”望着摊了一桌子的硬币,纸币,蔚楠发自内心的感叹道。
姜司锐即使心里之前多少有点准备,可真发现这么个小饭馆如此赚钱也实在是超出了他的意料之外。
只是他却没有表现的像蔚楠一样兴奋。
“这是刚开业,凑热闹的人多,过段时间这个热乎劲过去了,可能就不会像这两天一样赚钱。”他先泼了一盆冷水。
蔚楠点了点头:“我知道,要是一直这么多人我也受不了。这两天是你在,你要是回学校了,这样的工作强度,我一定做不下来。”
蔚楠来自衣食无忧的时代。
和现如今的人们相比,她很清楚自己缺少那种吃苦耐劳的韧性。
她做不出为了赚钱,起早贪黑,拿身体去拼命的事儿。
她说的全是心里话,要是没有姜司锐这两天帮她顶着,她可能一天都撑不下来。
“这就是我要跟你说的第二点,我后天就要回学校了,你一个人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