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圈套(1 / 1)
第一组伞降在外围的几个制高点,组员们都装备一支25毫米半自动加农炮,作为自卫武器的还有一只毫米机枪,同时他们的头盔整合有战术信息系统和武器直接交联的中央火控系统,能够进行非瞄准线模式的精确射击和双向稳定的行进间射击,其性能堪比最先进的主战坦克。
对了,忘了提最关键的一点。
这次空降突击的公司所属24名战斗员,全部装备了名为“铁人系统。
他们都是有着复合装甲外壳战斗全重超过500KG的钢铁战士。
叶少崎是第一组的组长,他和他的三名部下直接空降到了大使馆四周几栋高层建筑的顶端,四个人获得了对整个大使馆区域的无死角全向射击范围。
“全体,准备25毫米独头弹,单个狙杀,瞄准,预备射击。”所有队员发出就位信号后,他下达了命令。
第二组和第三组已经封锁了外围的主干道。
第四组贴近了外墙准备突入,第五和第六组还在半空盘旋,他们是解救人质的主力,将直接空降到已经成为堆尸场的天台。
二十分钟前,叛军处决了第二批十五名人质,现在天台上摆满了尸体。
一个放哨的士兵在天台上四处观望,天上有飞机的声音,但他拿不准这飞机是哪一边的,雨夜的天空什么都看不见。
刚才四周发生了密集爆炸,但雨夜中他什么都看不清,不过可以确定的是,一定有事发生了。
这名士兵警惕的回头,看见了一个正在地面爬行的受伤人质。
叶少崎将瞄准镜的十字线压在士兵的后背,他计划在第五组空降的倒数10秒将他击毙。
火控系统花费了秒计算射击诸元,以确保弹无虚发。
叛军士兵将枪口对准了人质的后脑,给枪上膛,他要开枪了!
确保人质的生命安全是任务的第一优先事项,叶少崎已经不能再等。
扣动扳机,25毫米加农炮的消焰器爆出十字形的火光,一枚实心金属弹丸以950米/秒的高速飞出,半秒后就带着饱满充足的动能击穿了士兵。
士兵的上半身被整个打飞,下半身喷出了血浆,内脏撒了一地。
这是25毫米加农炮实战下第一次开荤,极具视觉冲击效果。
加农炮的射击不可避免的惊动了敌人,暴露的敌人开始惊慌失措的寻找掩护。
“自由射击!”他下令道。
数据链可以确保将每一个音节都一丝不差的传递给他的部下们,于是一场狩猎大赛开始了。
加农炮的射击声保持着不紧不慢的节奏,每一次射击都能把一具血肉之躯打得粉身碎骨。
慌乱的敌人四处寻找掩护,但无论他们躲在哪里,总会有一发炮弹能飞过来将他们轰碎。
无处可逃的敌人疯狂了,向四周胡乱射击。
第四组炸开外墙,开始正面突入,喷涂着抑红外数码迷彩涂料的机械战士们手提三联毫米加特林机枪,一边扫射一边前进。
子弹的风暴横扫了三楼,然后是二楼和一楼。
敌人用机枪和突击步枪向他们扫射,但这种程度的抵抗根本是徒劳的。
和毫米口径的弹药打在铁人III的钢铁身躯上就像是在挠痒,叛军朝他们发射了RPG,被他们灵活的闪过了。
然后肩扛RPG发射筒的射手在绝望中被子弹的暴风撕成碎片。
持枪抵抗的叛军士兵一个接一个的被打死,尸体在巨大子弹的冲击下撕裂、翻滚,就像是被摧残的玩具人偶。
有些叛军士兵干脆举手投降了,但横飞的流弹到处都是,子弹连成的火线并没有刻意避让他们,结果只有寥寥几个人幸存下来,刚才凶横强暴的杀人凶手转眼就变成了待宰的羔羊,这样的现世报未免来得太快。
铁人们收割他们的生命就如同捏死一只只蚂蚁。
最后,最幸运的几个叛军用枪抵着人质,用肉盾来保护自己。
这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了。
不过带着飞翼的死神已经来到天台上,这是第五组和第六组。
钢铁般的高大身躯直接爆破了屋顶出现在叛军们的身后,他们用拳头和工兵斧解决了战斗,金属的拳头捣碎了脆弱的头颅,扭断了叛军们纤细的四肢,而工兵斧直接将人劈成两半。
劫持人质的家伙们还来不及抵抗就变成了破碎的尸骸。
他们抓到了五个俘虏,扛在肩上。
遗憾的是经过惨无人道的屠杀后,原本的两百多名人质只剩下不到五十。
他们甚至没有条件来收集遇难者的遗体。
安南政府军的突击队应约前来接应,枪炮声近了。
外围叛军的反扑也开始了,几辆T-72横冲直撞过来,但很快就在目标指示激光的照射下被从天而降的雷石炸成一堆废铁。
处理另外几辆BMP-的方法更简单,25毫米加农炮的脱壳穿甲弹轻松的撕开了他们薄弱的装甲。在这些轻型车辆可怜的夜间视野范围之外,第一组的铁人就消灭了他们,代价不过是几发炮弹。
剩余的步兵在机枪的扫射下溃逃。
第二组和第三组的铁人追击他们,用枪口火焰组成的镰刀割麦子一样把他们成排扫倒。
他们所到之处,尸体和毫米子弹墨绿色的钢弹壳铺满地面。
位于运9D上的空中指挥部发出了撤退的命令。
政府军的96式坦克已经开到了眼前,装甲输送车打开了后门,越南政府军士兵们招呼着人质登车。
几名重伤员被抬进了装甲医疗车,其中就有叶少崎在天台上救下的那个重伤的人质。
有个衣衫不整的小姑娘管他叫老钱,一直守着他。
长长的车队由坦克领头,运送获救人质的装甲输送车居中,步兵战车和铁人们作为后卫。
铁人们奔跑的速度超过每小时60公里,他们徒步就能跟上坦克。
天上的战机一直在进行火力掩护,护送车队的撤离。一有具备威胁能力的目标出现,雷石炸弹总能恰到好处的将其消灭。
归路上处处可见叛军坦克和装甲车的残骸,其中大部分都是天上战机的杰作。
眉眉弹仓里的60枚炸弹已经用去了大半,剩余的还只有17枚,但车队已经很靠近政府军的控制区,威胁已经不大了。
为了确保打击的准确有效,她把飞机的高度降到3000米以下,而张小明始终保持着超过8000米的高度。
运9D已经开始返航了,两架政府军SU-27SK像保镖一样亦步亦趋。
在任务即将完成开始放松心情的时候,眉眉的RWR有了反应。
“小明哥,有人锁住我了!”她对身边的张小明惊慌的喊道。
“使用ECM进行压制,降低高度脱离,能不能判断出辐射源的位置?”身后的汪丽说道。
“找到了,在地面!距离只有5000米!”张小明说。
“是地空导弹!”张小明话音没落,两条火蛇从夜幕下的街道腾起,拖着长长的尾焰流星般飞来。
“距离太近了!”汪丽惊叫道。
RWR越来越急促的报警说明这是主动雷达制导的防空导弹,已知的这类导弹射程普遍超过米是极度危险的距离。
眉眉在这危急的时候显示出了优秀驾驶员应有的素质。
她的手指飞快跳动,飞机一边做着诡异扭曲的机动一边抛撒箔条,第一枚导弹被甩开。
第二枚还紧跟在后面,已经俯冲到超低空的黑丝战机以极近的距离从一栋高层建筑的左侧擦过,然后向右转向。
第二枚导弹撞上了大楼。
但是导弹来袭报警还是没有消失,敌人又补射了两枚导弹。
连续的机动已经让眉眉的战机失去了速度,连张小明都觉得眉眉难逃一劫了。
眉眉大量抛撒箔条,将自己的身影完全遮蔽,闪开了第三枚导弹。
干扰箔条全部用光了,后面还有第四枚。
眉眉打开加力,抬起机头,用甩投法扔掉了弹仓里的全部雷石炸弹。
巨大的仰角让黑丝失去了全部速度,这一刻她在空重停顿了,然后翻转灵巧的身躯,俯冲、加速、脱离。
完美的过失速机动。
导弹明显将在空中一度静止的黑丝战机当做杂波略过,追逐着那些被甩出的炸弹而去,他追上了一个,引发了巨大的爆炸。
眉眉紧贴着地面,在两边的楼宇间穿行,很快脱离了敌人火控雷达的追踪范围。
爬升到9000米高度的张小明用合成孔径模式标示了地空导弹发射车的坐标,高分辨率的雷达清晰的勾勒出导弹发射车的外形,那是一辆8X8的轮式底盘,平板火控雷达与发射车整合在一起,显得很高大。
张小明很想把他干掉,但此时两架黑丝都没有了对地攻击武器。
他们只能放弃。
RWR获取了敌方火控雷达和主动雷达导引头的信号特征,但跟已知类型的所有地空导弹对比后,没有找到任何一个类似型号。
这是一种未知的新型导弹。
这边眉眉刚刚脱离危险,前面已经返航的运9D马上就传来了求救信号。
他们遭到了截击。
来自9点钟方向的一枚神秘导弹将护航的政府军SU-27SK炸成一团火球,然后第二枚导弹干掉了另一架。
完全的静默攻击,受害者连敌人来自何方都不知道。
张小明打开加力前去救援,但已经来不及了。
又有两枚导弹飞来,运9D的电子对抗系统进行了干扰,抛撒箔条,但无济于事。
运输机的左侧机翼接连被两枚导弹命中,巨大的飞机翻滚着落下。
“天啊!!!”汪丽不敢相信眼前的一切,运9D上面至少有十位公司的同僚,都是经验丰富的特勤人员。
项目组的每一个人都此时都已经明白,他们被埋伏了,这次袭击事件就是个套,等着他们往里钻。
未知的敌人潜伏着,不知来自何方,现在最稳妥的选择就是两架黑丝隐蔽自身低空脱离,避免战斗。
因为虽然张小明的黑丝是完整的对空武器配置,但眉眉的战机只有4枚自卫用的PL-10,也就是说能够进行空战的只有张小明一架飞机。
而敌人的数量是未知。
“要撤退吗?”刘建国问。
“撤退。”汪丽咬着牙说道,“转向海南岛方向,北部湾有一艘052D驱逐舰可以提供对空掩护。再通知国境线上空的歼-11B中队,让他们迅速离开,别成为敌人的靶子。”
“我不干。”张小明回头看着汪丽,“你要相信我的能力。”
汪丽张口想说话,但张小明的眼神告诉她,她必须尊重他的判断。
他才是专家,她不是。
眉眉转而向东,她要按计划撤退。
052D上面的米波雷达对于隐身战机有良好的探测能力,能够提供预警和掩护。
张小明左转,进入超音速巡航,飞向老挝方向。
对方一定是隐形战机,而且具有实现静默攻击所必须的红外被动探测系统。
目前已知的战机中符合这一判断的只有T-50和F-35。
两者都有可能,但无论哪一种,张小明都有信心将他们搞定。
这是一场没有预警机支持下的隐形战机空战,犹如完全黑暗的房间里两个枪手之间的战斗,屏住呼吸,小心翼翼,抓住机会一击必杀。
北方是华国本土,东面的北部湾则有华国的海基和陆基远程预警雷达,这些米波雷达多少能抓到隐形战机的蛛丝马迹,因此为了安全起见,敌人得手后不会往这两个方向运动-----除非有一个钓他们的饵。
那便是向东飞行正在返航的眉眉。
她的尾喷管朝向西面,巨大的红外信号表露无疑,拥有红外探测手段的敌机能够在90公里外就看到她。
张小明故意招呼她飞慢点,否则如果对方是F-35的话,会追不上。
张小明绕了一个圈,飞到了刚才运9D的坠毁空域,运输机的残骸在山林里燃烧……
张小明向牺牲的同僚默哀。
我会为你们报仇的。
黑丝的IR探测器上出现了两个明显的红外信号,显然敌人上钩了,为了追击眉眉他们打开了加力,黑丝的速度优势是空战的利器,张小明的黑丝追了过去,不开加力就达到了,同时他让眉眉加速。
鱼饵早早就被吃掉的话,还怎么钓鱼?
鱼饵、鱼和渔夫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近,眉眉即将飞出海岸线,进入052D驱逐舰的防空掩护范围。
张小明根据敌人对眉眉的追击速度判断,敌人的飞行速度已经达到了,这是F-35绝对达不到的速度。
居然不是F-35?
难道是T-50?但是T-50明明还没有服役。
不管那么多了,至少张小明可以确认他们就是敌机。
那就打下来吧。
PL-21导弹虽然射程巨大,但对于以高速飞行的尾追目标射程并不远,略微超过50公里而已。
眉眉的飞机已经检测到了敌机的激光测距。
他们要开火了。
张小明随后也分别对两个目标进行测距,很好,距离只有47公里,而且前方就是052D驱逐舰上红旗9导弹的射程范围,敌人已经把自己带入了进退不能的绝境。
张小明发射了导弹,四枚PL-21飞向各自的目标,每个家伙他赏了两枚导弹,确保一击致命。
敌人很快发现了来袭的导弹,他们放弃了对眉眉的追击,转向俯冲,向南逃离。
从剧烈的动作上看他们显然非常惊慌,急促的转向让他们损失了不少能量。
红外探测系统失去了对目标的跟踪,战机的红外信号在尾喷管的方向最大,前方最小,敌人的剧烈转向隐藏住了自己的红外信号。
张小明手动调整导弹的攻击路径,用数据链控制导弹飞行。
同时他打开了雷达,相控阵雷达在40KM距离上追踪到了目标。
此时两个目标中的一个加速向南方逃离,位置靠后另一个大概觉得没有了逃生的机会,调过头来向张小明发射了一连串的导弹。
他用追踪辐射源的模式锁定了张小明,导弹直奔黑丝而来。
但PL-21先击中了他,同时也让他发射的导弹失去了引导。
主动雷达导引头对隐形飞机的探测距离近得可怜,没有得到指引的导弹只会没头苍蝇一样乱飞,根本无法造成多少威胁。
张小明爬升高度,导弹们无害的从他脚下飞过。
张小明用雷达搜索另一个目标,刚才他已经跑出了张小明的探测范围,张小明跟丢了。
失去目标位置的两枚导弹当然已经脱靶,这真是个好运的家伙。
这时战术信息系统上标示出了第二个敌人的位置,眉眉刚才已经趁机调头撵上了他的屁股,IR探测器捉到了他,她用自己黑丝的最大速度去追击用的速度仓皇逃逸的敌人。
逃亡中的战机向前发射了导弹,然后导弹转了一个大弯,向后飞来。
越肩射击。
但这种模式下攻击的导弹是没有多少能量的,导弹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向前加速,调头转向再向后加速的过程,足以把自己不多的燃料耗光。
眉眉做了一个漂亮的横向机动躲开了,然后她在足够近的距离上回敬了导弹。
细长的PL-10扎进了敌人的尾喷管,加力燃烧器一向是红外格斗导弹的美餐。
鱼饵吃掉了不自量力的鱼。
夜空终于平静了。
得胜的黑丝进入了052D的防御范围,夜晚执班的海军军官给他们发来了胜利的祝贺。
胜利的美酒并不甘甜,复仇的味道往往带着一丝苦涩。
人质的巨大伤亡引发了全民的愤怒。
全国默哀,整个国家都笼罩在汹涌的怒潮中。
越是激进的报复言论就越能得到支持。
负责主导对安南行动的公司受到了严厉的苛责,在安南的作战任务正式全权移交给军方,国家将采取新的模式处理安南事务。
公司淡出了一线工作,开始全力调查袭击大使馆事件的真相。
而由军方主导的对越行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一周后,两个集团军的兵力开进安南。
应安南政府的请求,以上合组织名义进行的维和行动正式开始了,老挝和柬埔寨也派出军队,从四面八方展开围攻。
俄罗斯也派出了小规模的登陆部队,突击占领了金兰湾。
这是一次国际行动,在强大兵力重拳打击下,安南的叛乱军队顷刻间土崩瓦解,维和部队和政府军很快控制了全国。
叛军余部退入丛林,像几十年前的先辈那样开始进行游击战。
“看着个坑就往下跳?他们是嫌米帝在这里的教训还不够深刻?”张小明讥讽道。
“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很快的处理完安南问题,最初有限介入的方针现在根本没人提,有个家伙还宣称要两个月内解决一切,让士兵们回家过年。”汪丽冷冷的说。
“这种说法可不吉利。”刘建国叹道。
“为什么不吉利啊?回家过年不是挺好的嘛?”眉眉插嘴问。
另外三个人都没有心情去解释这个典故,大家都沉默不语。
虽然不甘心,但有些事情已经不是他们所能改变的。
在世界的不安与躁动中,时间的车轮滚动到了201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