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節(1 / 1)

然而……

現在她麵前的師兄,似乎哪裏都沒變,可眼神裏好像生出了一種別樣的光。

那是人在下定決心追求自己的目標時,才會出現的信念之光,賦予人昂然的生命力。

相比之下,過去的師兄好像隻是一尊優美卻冰冷的雕像,隻有和她在一起時會變得溫暖。

劍修瞧著她,目光溫柔。

“發什麽呆?還沒明白麽?”他伸手在她頭上一敲,“唯有生死與時間不可追溯。所以,根本沒有真正的輪回。我並未真正度過九世。”

謝蘊昭:……!

他被逗得更樂,笑容也更盛了一些。

“好了,枕流,你別逗小友了。何止小友聽糊塗了,馮道友與燕道友也聽糊塗了。”邊上真君看不過去了,無奈地揮揮衣袖,“也就我和老王明白些。”

掌門嘴角一抽:“叫誰老王!”

他年輕著呢!

真君笑眯眯,不理他。

他隻抬起手,指指衛枕流:“時間,輪回。”

又指指謝蘊昭:“空間,穿越。”

謝蘊昭:……!!

她愣愣地看著幾人——無論真君、掌門,還是師兄,都沒有露出意外之色。

要不是她家師父還一臉震驚,她幾乎懷疑自己是個智障。原來輪回和穿越是這麽好看穿的事情麽?

最近越來越安靜的係統,現在也更加安靜,一點沒有出現為她解惑的意思。

她困惑道:“究竟怎麽回事?真君,師兄,你們別繞圈子,都告訴我好了。”

真君點點頭:“一切的源頭……其實都與道君墮魔有關。”

……

衝虛是道君的法劍劍靈。

但在他成為劍靈之前,是一名人類修士。他認識靈蘊的時候,也還是人類。

後來他意外隕落,是道君救了他,讓他自己選擇是轉世還是留下。

衝虛選擇留下,接受“衝虛”這個道號,成為道君的劍靈。原因很簡單,他不想死。

在衝虛眼中,道君淡漠又慈悲,一心奉行天道,是真正心懷天下的大修士。

十萬年前,當時還是個年輕人的衝虛曾希望靈蘊和道君在一起;他就是那個鼓勵靈蘊追求道君的人。因為他總覺得,雖然道君看著無欲無求,其實他也還是需要有人與他並肩同行的。

但麵對靈蘊的熱情,道君沒有任何表示。

後來靈蘊放棄了,道君也沒有別的反應。

衝虛就以為自己真的是誤會了。

直到某一天,靈蘊匆匆來到須彌山頂,向道君求援,央求他尋找龍君的下落。

道君問靈蘊:“你果真心悅他?”

對這句話,靈蘊並未多想,但作為劍靈,衝虛卻第一時間發現了道君的心情波動。

道君似乎很震驚。

也很困惑。

但是,道君畢竟是道君。他並未受這點情緒的影響,而仍舊按照原來的設想,告訴靈蘊她的真實身份,引導她麵臨最後的選擇。

衝虛是靈蘊的至交好友。他當時以為道君叫靈蘊去死,一時憤怒又慌張,卻被道君壓著,隻能“嗡嗡”地響。

道君沒有理他。

那位須彌山之主、世間最後一位真仙,坐在山頂的梨花樹下,肩上落著雪白的梨花花瓣,手中的書冊第一次許久都沒有翻動一頁。

當靈蘊要離開時,道君叫住了她。

他告訴靈蘊,當她前往佛國功德金蓮池時,記得用鬥燈許願。

許願?許什麽願?難道還能讓靈蘊複活?無論是靈蘊還是衝虛,都知道這不可能。

道君也搖頭,否認了這個猜測。

他讓靈蘊在死前許願,回到須彌山頂。

這著實是個有點古怪的要求。

靈蘊當時心如死灰,也沒有多問,潦草地點頭應了。

衝虛懷疑她根本沒往心裏去。

可道君沒看出來。他以為靈蘊答應了就是會做到,於是放心地讓靈蘊離開了。

道君是天下修士的楷模,沒有人比他更懂得天道、更明了世界運轉的規則。他說一句話,別人會努力揣測、反複思考;久而久之,他早已忘卻了人心,更忘了如何完整準確地表達自己的想法。

衝虛也是後來才明白,道君為什麽讓靈蘊許願回到須彌山頂的。

亡者不能複活,但靈魂卻可以選擇轉世或留下。

須彌山頂有一棵四季花開的梨樹,陪伴道君左右數萬年,日夜聆聽道法,近來清氣湧動,已有化形征兆。

道君真正想說的,是讓靈蘊的魂魄進入梨樹,化為梨花精靈。如此她能擺脫與佛國的糾纏,可以繼續作為“靈蘊”而活下去。

也正因如此,最後道君下手時並未留情。

那個時候,當他從須彌山頂揮出一劍,直射西方佛國靈蘊的眉心時,還以為她已經許下心願,即將回到他身邊。

衝虛聽說這件事時,靈蘊已經死了。她的魂魄已經離開世間,化為陰靈,等待轉世,再也不能回到須彌山頂。

而她臨死前許下的願望,卻並非回到須彌山頂,而是來世與龍君在一起。

衝虛一直記得那一幕。

當道君看見了傾頹的佛國中發生了何事時,他站在須彌山頂,整個人都愣住了。

他第一次看見道君流露那樣的神情——不,他曾以為道君早已舍棄了人類的情感,將自己修煉成了天道本身。

那也是衝虛第一次發現,也許道君對靈蘊並非全然無情。否則,以他不奪天時、不擾生靈的理念,如何會想到讓靈蘊奪了梨樹化形的機緣而活下去?

這一樹梨花後來終究化形,名為“梨華”,後來轉世成了今天的北鬥掌門王伯章。

衝虛心情複雜。

道君在須彌山頂站了很久。

然後他坐下,重新拿起書,表情回歸淡漠。

“生死不可逆,時間不可逆。”

他隻說了這麽一句話。

不久後,龍君找上門來。

他認定道君故意算計靈蘊,害死了她。龍君性格本就偏執,對靈蘊失而複得、得而複失,令他一夕之間惡念纏身,化身為魔。

更何況,龍君與佛國菩薩的爭執,本就是佛道相爭下的一步棋。但這究竟是佛祖安排的,還是道君安排的,衝虛也不知道。

那場戰鬥持續了足足一年。

最後龍君受傷敗退。

不久後,心魔也找上門來。

所謂心魔,是佛門修士隕落後產生的惡念;這些高僧生前修煉善念、壓抑惡念,但死亡的怨恨常常會將他們積累的惡念全部引出,化為擾亂世間的心魔。

來找道君的這一縷心魔,則是佛祖所化,不可謂不強大。

衝虛雖是神劍,卻也拿心魔沒有辦法。

心魔沒有攻擊力,隻是不斷蠱惑人心。它反複嘲笑道君,說是他殺死了靈蘊。

它還反複說:“你分明早已對她動情。”

道君沒有回答。

他仍舊站在須彌山頂,望著無盡長天。

心魔聒噪不停,但道君的神情依舊淡漠,沒有絲毫動容。

到最後,衝虛都覺得心魔可憐了:真是白費功夫,你對天道嘮嘮叨叨有用嗎?道君就是天道啊。

天道——道君,就那麽看著天空,看了七天七夜。

從旭日東升到星光漫天,之後又是重複的一天。

正當衝虛懷念起人類可以打哈欠這件事時,他忽然聽見……道君歎息了一聲。

那位被視作天道化身、守護世界十數萬年的真仙,望著空無一物的天空,輕輕地、長長地歎息了一聲。

他的思維化為幻影,投映在天空上——那是一朵搖曳的金蓮。

是靈蘊死後化身的金蓮。

衝虛聽見心魔瘋狂的大笑。

就在金蓮出現的刹那,它鑽進了道君的心裏。

至此,道君墮魔。

他墮魔的執念是靈蘊的死亡,因而他將釋放所有過往被刻意壓製的情緒,竭盡全力追求讓靈蘊活過來的方法。

不,他要的不僅是靈蘊複活,更是一切回到最初,回到靈蘊還熱情地喜歡他、追求他的時候。

天地感應到他的變化,罰下天譴。然而道君過於強大,對抗之下反而迎來須彌山崩、天地傾覆的局麵。

墮魔的道君開始追殺龍君,因為靈蘊煉製的鬥燈在龍君手裏。鬥燈堪稱有史以來最強悍的願力法器,也許通過它,能夠實現道君的目的。

但是,靈蘊在死前和天機有聯係。她雖然不可能了解道君後來的墮魔,卻提前為她和龍君的轉世而布局。

她答應天機,許願讓天機擁有不斷轉世而保留記憶的能力;作為交換,天機答應幫她布局。

原來在龍君要求之前,靈蘊就想到了來世。這個發現讓道君更加憤怒。

衝虛看見了大能爭鬥對世界造成的巨大破壞。他開始認為,道君墮魔後就相當於死了。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