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三章 归途(1 / 1)

甄家成为了河北的明星家族。

各大世家纷纷羡慕。

他们也想要攀龙附凤,可惜出手已经晚了。

谁能有甄姬惊艳呢?

不久后,一首《洛神赋》问世。

“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世家们更是自叹不如,渐渐绝了心思。

只不过世家之所以为世家,肯定有其聪慧之处。

没有办法攀龙附凤,那就去结交甄家!

这是一种退而求其次的做法。

一时间,甄家门庭若市。

甄尧正兴奋呢,家族长老甄通一盆冷水泼下来。

“我甄家好不容易有了出头之日,怎么可以因为贪图这些小利,而惹怒陛下?”

格局不能小。

甄家几乎拒绝了所有人的好意。

但又没有得罪死。

一些家族不好拒绝,就收了一些礼物,不过立刻就进行了回礼。

回礼更加丰厚。

甄家的意思非常明显!

刘辩也没有插手这种小事。

随波逐流即可。

有些陋习,不能一下子改变,只要不是太过分就好。

刘辩与甄姬缠绵了几天。

在此期间,无人打扰,众人非常识趣。

冀州、幽州的商路再次开启,赶往洛阳的商人络绎不绝。

邺城也因此繁荣起来。

在宴会结束的第二天,沮授就离开了邺城,赶回幽州。

主持政事。

田丰则是调整了邺城,进行了一些人事任命。

刘辩一一批准了。

就目前而言,冀州、幽州都步入了正轨。

真正令刘辩忧虑的,还是雁门郡!

鲜卑人撤退了,疑似染上了疾病。

封君达奉命率领医疗团队前往北地,目前没有发现了任何问题。

张辽也就此事进行了汇报。

雁门郡一切稳定!

没有疾病爆发的迹象!

刘辩悬着的心,也彻底安定下来。

瘟疫的可怕,他是知道的。

北地的鲜卑对于处于这些,得心应手。

毕竟他们不在乎人口损失。

谁生病,直接处死就好了。

而且草原地广人稀,部落与部落之间隔着很远,除非是交战,否则不可能随便越界。

瘟疫很难流行!

大汉的城池、村庄人口聚集比较多。

一旦爆发,那就是毁灭之灾。

灵帝时期的伤寒兵,可谓是十室九空。

就算到了现在,不少老臣仍旧心有余悸。

建安七子至少四人死在了瘟疫之中,都是英年早逝。

这一点一直都是刘辩的心病。

没有爆发自然好。

“陛下,司徒王允来了文书,催促您回京!”周瑜汇报道。

如今河北尚且安定,刘辩在邺城逗留也足够久了。

行军作战,关乎国运,在刘辩的强势下,大臣们不敢多说。

但寻欢作乐这种事。

大臣们会非常反感。

“班师回朝!”刘辩命令道。

至于大军,并没有跟着回洛阳。

因为俘虏实在太多了!

刘辩经过几次大战,几乎俘虏了刘备军、公孙瓒军的大部分人马。

这些人都是经历过杀戮的悍卒。

随便放回家乡,只会为祸一方。

动不动就灭人满门的事情,在民间经常发生。

在没有从军之前,夏侯惇、关羽、许褚都杀过人。

按照大汉律令,都是要杀头的。

可惜乱世之中,人命最不值钱。

官府也没有时间管理这些破事。

刘辩也不可能追究。

这是一笔糊涂账。

若是随便放这些悍卒回乡,无牵无挂之下,他们为非作歹起来,当地官府都会头疼不已。

毕竟士卒见过了血。

所以刘辩留下大军,将这三十万俘虏看管起来。

到时候会分配到各地,进行开荒、修路、筑城墙等劳役。

一般情况下,只要服劳役三、五年,就可以获得自由。

算是比较简单的惩处。

毕竟包吃包住。

一些杀戮成性的士卒,还会被编入大汉军队,进行补充。

总之,俘虏的问题,朝廷有一套流程进行处理。

刘辩丝毫不担心。

车辇刚出邺城走了一天,天色就阴沉沉一片。

刘辩在宽敞的马车里,享受着甄姬的服侍。

“启禀陛下,天色阴沉,恐有暴雨降临!”

曹昂策着马,在窗口进行汇报。

“就地安营扎寨!”

“遵旨!”

刘辩出了马车,抬头望了一眼天空。

不禁有些担心。

恐怕真的是一场特大的暴雨!

一般这种时候,农作物就会遭殃。

甚至造成减产。

“快,安营扎寨,躲避大雨!”

“将军,时间来不及了,不如围墙先不建设。”

“不行!陛下所在,必须保证安全。”

赵云一声声呵斥。

队伍很快行动起来。

想要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搭建上万人的营寨,非常艰难。

不过赵云不打算偷工减料。

谁敢呀!

就连一直体恤士卒的刘辩,也没有阻止赵云的军令传达。

士卒们纷纷忙碌起来。

“陛下在看什么?”甄姬柔声道。

面如桃花。

“大汉的山河!”刘辩叹息道。

为何大雨不能行军?

一来道路泥泞,车马很难从道路通过,常常需要推车。

二来,淋雨多了,士卒容易生病。

现在的医疗条件,不足以支撑几百人,上千人生病。

哪怕是普通的感冒!

军中也没有足够的药草治疗。

辎重更多地是运输止血药等。

辎重的意义就在于此。

从这场大雨中,刘辩看到了很多不足之处。

大汉的不足。

军队中,光是有包袱还不够,必须安排上行军背包!

每个人都必须携带部分粮草和药品。

如此一来,才能减轻后勤的压力。

这就涉及到布匹的改革!

在电视中,常常能够看到,手受伤了,直接撕裂衣裳进行包扎。

如果用这种布料制作行军背包,无疑是在制造麻烦。

所以布匹的韧性必须得到提高。

医疗、布匹的工艺、道路通畅程度等等,这些都有待提高。

大汉需要变得更加强盛!

光靠系统,是很难顾及到各个方面。

还得匠人们,通过自己的智慧,继续改进。

这又涉及到了教育以及技能传授问题。

大汉必须要有良好的发明环境。

这么算下来,大汉就好像千穿百孔一般。

刘辩不仅需要缝缝补补,还需要不断地提高。

一旁的甄姬觉得莫名其妙,内心却又有所感触。

――这是一位心怀天下的帝王!

家族安排的联姻,似乎也不错。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