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二章 人选(1 / 1)

杨松的死,并没有引起太大的波澜。

益州官员该做什么,继续做什么,似乎毫不关心这件事。

阎圃则是心中一凛。

一开始他也以为,杨松会平步青云。

直到戏志才找上门,让阎圃帮忙做事。

阎圃这才明白,杨松啥也不是。

甚至因为屡次冒犯陛下以及禁卫军,杨松被送上了刑场。

其他人或许只是怀疑,可是阎圃作为主要的参与者,当然明白其中的隐秘。

只不过他不敢说出来。

连一点消息都不敢透露!

哪怕张鲁询问此事,阎圃也只是以憎恨“杨松叛徒”的借口,搪塞过去。

阎圃也恨杨松,可这不是杨松真正的死因。

具体原因如此,阎圃不可能跟人诉说,只能烂在心里。

所幸他也不是大嘴巴之人。

身为心思深沉的谋士,阎圃也有自己的坚持。

只不过他非常好奇一件事。

到底谁会成为益州刺史?

整个益州,似乎没有足够德高望重之人。

刘璋肯定不行了,注定只能当富家翁。

张鲁也没机会。

难不成是刚正不阿的黄权?或者是其貌不扬的张松?

阎圃觉得,这两人还不够资格。

能力或许差不多,可是至始至终,阎圃都认为他们没有机会。

“也不知道陛下怎么想的。”

阎圃只能将疑惑留藏于心。

杨松死后,很多人都有这样的想法。

张松便是如此。

无当飞军能够突入成都,他功不可没。

吴懿之所以投降,也是张松在背后运作。

在关键时刻,他更是劝说刘璋,成都得以保全。

朝廷得到了一个完整的成都!

张松的功劳,足够撑起来刺史之位。

只是,他的功绩都没有公布出来。

因为这并不光彩。

他和杨松不一样。

杨柏明目张胆地打开阳平关城门,迎接朝廷大军。

这是在众目睽睽之下!

杨柏想要否认,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作为杨柏的兄弟,杨松干脆承认了下来。

刘辩也给了他们足够的礼遇。

否则一些重要的会议,以及各种宴会,杨松根本没有资格出席。

可惜杨松最终还是膨胀,把自己玩死了。

张松当然要引以为鉴。

他要是暴露了身份,益州派也不能拿他怎么样,可是总归会瞧不起他。

到时候他想融入益州,肯定会困难重重。

考虑到种种。

张松决定隐瞒功绩。

反正刘辩的赏赐,不会变少。

然而,关键的益州刺史之位,张松想要争夺,将变得艰难。

毕竟他的功绩,没办法拿出来,陡然提拔他上去,众人恐不服。

这就是张松纠结所在了。

于是,他找到好友法正诉苦。

法正仔细听了以后,大吃一惊。

“子乔,这件事你绝对不可以插手,甚至提都不能提。”

法正的语气,非常严肃。

“孝直,你的意思是……”

“你不争,你不抢,不代表陛下会忘记你,哪怕你错失了益州刺史之位,陛下也会在其他方面补偿你。”

不得不说,法正看问题更加犀利。

张松郑重地点头。

其实,刘辩压根没有想过任命张松为益州刺史。

因为想要成为一州刺史,首先能力要让刘辩放心。

张松直接被淘汰了。

不是他能力不够,而是比他杰出的人,实在太多了!

比如说法正。

法正的能力,更在张松之上。

只是法正更适合出谋划策,担任一州刺史虽然也能胜任。

但这不是他的最长处!

放在这个位置上,只会让法正被埋没。

刘辩思来想去,似乎从朝廷空降一个人更加合适。

一来,减少了益州拉帮结派的现象。

这里的地势,非常适合防守。

万一整出几个叛乱出来,刘辩的心思,就白费了。

而且最重要的一点是,益州的在籍人口很少,历史上不超过百万人。

实际呢?

远远超出这个数量!

其他郡暂且不提,庞羲所在的巴郡,长期居住着一种少数民族。

他们身体矫健、英勇善战,叫做“賨民”,也被称为“板楯蛮”。

刘邦都曾经招揽他们为部下,为大汉征战。

这些少数民族,是不记录在户籍的。

二来,朝廷空降刺史,还能加强对益州地区的掌控。

当然,前提是这个刺史有足够的能力和手腕。

不然被架空的可能性很大。

刘辩想要益州长治久安,就必须任命一个有能力、有魄力的刺史。

并且要立刻上任。

为什么呢?

紫虚上人推算过,南方会再起刀兵。

刘辩认为是南蛮叛乱。

这些人桀骜不驯,常常劫掠百姓。

迟早要打一架!

所以一个有能力的刺史,能够为大军统筹一切后勤。

总不能全部的物资,都由洛阳运输过来。

那样成本也太高了!

益州非常有发展的潜力。

刘辩思来想去,觉得鲁肃不错。

“鲁肃这人,似乎太老实了,不适合和蛮子打交道。”

突然,刘辩想起一个人。

那就是在征讨荆州的时候,收服的一员贤臣。

蒋琬!

蒋琬是荆州零陵人,曾经为刘表做过事。

在历史上,他在益州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甚至被称为诸葛亮的接班人。

蒋琬投靠朝廷以后,一直在洛阳为官。

刘辩也没有特地安排他。

现在益州刺史空缺,蒋琬正好合适。

于是,刘辩命郭嘉拟订一份文书,召蒋琬入蜀。

等到蒋琬抵达成都,刘辩当众宣布了这件事。

一石激起千层浪!

张松没想到,他梦寐以求的益州刺史之位,竟然给了一个没有丝毫名气的儒士。

他愤愤不平地找到法正,吐露苦水。

“子乔,这些话你在我这里说说就算了,可别宣扬出去。”法正叮嘱道。

“放心,我怎么可能没有分寸!”张松郁闷道。

“陛下的眼光,从来没有出错过,想必这个蒋琬,一定有什么过人之处。”法正开解道。

张松郁闷地继续喝酒。

其实就连蒋琬自己,都是处于懵逼状态。

一开始他只以为是什么任务,所以匆匆赶来益州。

莫名其妙成为了益州刺史!

蒋琬受宠若惊,甚至找刘辩推辞。

“怎么,你这点小事都做不好?”刘辩没好气地道。

“陛下,在下对益州……”

“朕把益州交给你,你把益州治理好就行,哪来这么多废话。”

蒋琬不敢接话了!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