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退守(1 / 1)

虎豹豺狼没了。

象兵也没了。

木鹿大王全身的精力,都用来逃跑。

等到摆脱禁卫军的追击。

他这才来得及悲伤。

八纳洞这些年来的积蓄,都被他彻底败光了。

这种感觉,仿佛天崩地裂一般。

木鹿大王直接瘫倒在地上。

亲卫想要扶他起来,纷纷被呵退。

“本王还没有输!”

他咬牙咆哮。

所有人都沉默了。

这还不是输,难不成倾家荡产才算吗?

木鹿大王目光坚定。

所有人都认为,他失去了理智。

当初孟获也是这样,信心满满地出战,本以为可以击败大汉,完成各种壮举。

可惜他失败了。

沉浸在梦乡中的他,完全不能接受自己失败的事实。

现在的木鹿大王,就是当初的孟获。

别人说什么都没有用。

必须自己走出来。

木鹿大王沉默了半晌,终于自己站了起来。

“收拢残兵,回守八纳洞。”

“遵命!”

在场众人松了一口气。

木鹿大王做出了一个正确的选择。

现在和汉军硬刚,不会有好下场。

既然如此,不如退守一地。

“木鹿兄,我们不应该防守八纳洞!”朵思大王突然站了出来。

身为南蛮第一智者,他有自己的思路。

“为何?难不成还要继续作战?”木鹿大王铁青着脸。

哪怕将家底打光,恐怕他也不是汉军的对手。

如果有虎豹财狼、象兵,他还有一点点可能。

“不,我的意思是,汉军一定会追过来,防守八纳洞,不是死路一条吗?”朵思大王直言不讳道。

事关众人生死。

哪怕木鹿大王生气,朵思也无所畏惧。

没办法。

他还不想窝囊地死。

“你这是什么意思?”木鹿大王仿佛被激怒了,瞪着朵思大王。

别看他平日里对孟获和朵思大王和和气气,那是他们还有利用价值。

现在呢?

大家全都是丧家之犬。

没必要继续维持友好关系了。

毕竟孟获和朵思大王,已经没有多少兵马了。

木鹿大王要是想杀他们,易如反掌。

只是他不想毁了信誉罢了。

越是失败。

越是弱小的时候。

信誉就更加重要。

木鹿大王还想着崛起。

八纳洞的潜力,不止于此。

他们经历的破灭,何止这一次?

只要守住八纳洞,那么他们就能获得喘息的机会。

这个机会,非常珍贵。

“木鹿兄,汉军攻城拔寨的能力,非常强。固守一地,一定会失败。”朵思大王叹息道。

“您或许不知道,大汉的城池,城墙足足四五丈这么高。”

“宏伟至极!”

“然而,无论什么样的城墙,都会被汉人攻破。”

“光是凭借营寨,很难防守。”

朵思大王已经开始给众人描绘中原的战争,上课一般。

在南蛮,他们没有文字流传,只能学习汉字、汉语。

只不过南蛮中,没有人会热爱学习,因此精通这些的,并不多。

会说汉话,能和汉人交流做生意,就已经足够用了。

朵思大王是其中的异类。

他精通汉人的文化。

因此,他知道防守营寨,是最愚蠢的办法。

“难不成,你要本王放弃八纳洞?”木鹿大王露出震惊的神色。

“木鹿兄,只要能够保住族群,这点舍弃,算得了什么?”朵思大王义正辞严地道。

“别说了!”木鹿大王咆哮起来,“八纳洞能够屹立不倒,你以为只有这些手段吗?”

朵思大王沉默着,没有继续劝说。

反正他的意思,已经表达清楚了。

怎么选择。

是木鹿大王的事情。

想要坚守八纳洞,就要做好牺牲的准备。

而且这牺牲,绝对不是小牺牲。

说不定要搭上全族。

不过看木鹿大王的意思,似乎他还有其他手段。

只不过不适合运用罢了。

收拢了残兵败将以后,木鹿大王火急火燎地回到了八纳洞。

开始准备防守事宜。

这一次,他怎么也要守住营寨。

不惜一切代价。

孟获觉得自己的力量,越来越弱小了。

现在根本不受木鹿大王待见。

因此,他决定向迤西银冶洞洞主杨锋请援。

两家有一定的交情。

孟获武艺超群,和很多南蛮部落,都有交情。

毕竟大家信奉的,都是强者,

孟获恰好是南蛮第一勇士!

当初拼出这个名头的时候,他击败了无数的南蛮勇士。

杨锋就是其中之一。

孟获之所以能够抱得美人归,就是因为武勇。

可惜他的武力在刘辩、吕布等人面前,差距还是太大了。

他只能继续呼朋唤友。

迤西银冶洞洞主杨锋收到书信后,沉默半晌。

要和朝廷为敌,他没有做好心理准备。

朝廷这样的庞然大物,不是他这个小洞主能够战胜的。

只不过,大家都是南蛮,好像不帮忙,说不过去。

思来想去。

杨锋决定还是走一遭。

不管怎么样,这个忙必须帮。

他的部族比较小,没有这么多兵马。

这也是孟获没有第一时间求助杨锋的原因。

毕竟加上他,也打不过汉军。

现在不同了。

必须联合一切力量,才有可能守住八纳洞。

杨锋也很给力,将部族的勇士,抽调一空。

集结了三万大军,浩浩荡荡地支援八纳洞。

木鹿大王收编残兵败将后,兵力虽然没有达到十万人,但也非常可观了。

杨锋援军的意义更加在于,鼓舞士气。

南蛮还是团结的!

只要他们坚持住,那么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南蛮勇士抵达。

汉军再强,也是有极限的。

光是运输补给线,就足够耗掉大汉的资源。

可惜他们不知道的是。

大汉在刘辩的治理下,今非昔比。

国库虽然空虚,但是想要搞到钱,还是非常简单的一件事。

刘辩只要提高赋税就行了。

只不过刘辩心高气傲,不会因为战争,加重百姓的负担。

甚至就连商业,都尽量不影响。

刘辩养着这么多大商人,随便从他们身上割下一块肉,就足够军费了。

商人们也知道这一点,不过他们无怨无悔。

因为刘辩给他们画了一个大蛋糕。

想要分割南中地区的市场,必须拿出一定的经济实力出来。

怎么证明自己?

当然是交钱。

大汉根本不需要为军费烦恼。

毕竟生产力,已经获得了极大地提升。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