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木牛流马(1 / 1)

诸葛亮越来越心惊!

因为他发现了一个,他之前没有考虑过的问题。

也就是奇淫巧技!

他对这方面,非常有研究。

但也仅仅是兴趣爱好罢了,还没有摆在战略地位上。

然而,这一次粮道被断,诸葛亮可谓是无计可施。

确切地说,他的办法只能兼顾一头。

要么放弃攻城,要么舍弃粮道。

每一步,都具有风险性。

刘辩则是提出了一个建设性的构想,以及实施方案。

运粮的道路,只有一条吗?

并非如此。

只是其他地方,都是穷山恶水,根本不适合运粮。

木牛流马的出现,可以改变目前这一局势。

兼顾全局!

交州军能够截断陆路,却无法影响到水道。

这就是汉军的机会。

为了加快建造速度,刘辩利用传书,通知了蒋琬,进行配合。

两边共同努力。

与此同时,刘辩还派人对河道,进行了勘察。

这是之前早就在做的事情,现在不过是加快了进度。

大家都非常努力。

刘辩统筹着全局。

诸葛亮更是事必躬亲,亲自和匠人交流。

图纸非常完善,只要按部就班,就能完成。

一天内,诸葛亮就完成了第一批木牛流马的制作。

为了测试效果,他带着匠人去往河沟。

早出晚归。

效果非常喜人!

木牛流马分为两种,“木牛”是一种陆地运输工具。

益州地形复杂,道路狭窄。

根本不适合中原的马车行走。

一场大雨下来,道路泥泞,完全依靠人力和畜力推进。

刘辩一统了北方,朝廷设置了大量的牧场。

对于畜力,当然是不缺的。

不过到了益州,就不太适用了。

“木牛”操作起来非常简单,相当于一辆特制的独轮车。

一个壮年男子,就可以轻易推动。

而且木牛的设计,非常符合力学构造。

推动起来,能够节省一半的人力。

哪怕在山道上,也能如履平地。

“流马”是一种窄长小船,非常适合运输粮草。

运输道路的第一步,是从成都出发,运输到桃花码头。

再从码头顺桃花水直下,抵达乌戈国附近的流域。

禁卫军会派人负责接应,接收粮草。

也就是采取木牛――流马――木牛的运输模式。

看起来很麻烦,可这比李严的运输道路,要轻松很多。

刘辩领着朝廷主力,奋力南征,距离成都已经有几千里的距离了。

以禁卫军的速度,往返都需要一个多月时间。

而采取木牛流马运输以后,大概能将时间缩短到十二天左右。

这已经是巨大的优化了。

如果条件允许,刘辩也不会这么麻烦。

交州军的突然袭击,让刘辩不得不采取这个方案。

士燮不是很牛吗?

堵在交通要道上。

刘辩若是回军,肯定会中计!

既然如此,那就逼迫士燮南下或者北进。

南下会与刘辩的主力对上,北进会与赵云硬碰硬。

不管怎么样,交州军都不可能占到便宜。

而士燮南下的可能性,非常大。

若是他与兀突骨汇合,的确能够对禁卫军造成致命的威胁。

可惜刘辩不会让这样的事情发生。

交州军敢南下,刘辩就敢收拾他们。

经过紧张地筹备后,木牛流马的运输线,很快就建立起来。

李严无比地震撼!

他原本以为,道路被交州军盘踞以后,前线的十万大军,将会遭受毁灭性的打击。

这是有先例的!

粮道被断,军心不稳。

战败的征兆啊!

然而,李严做梦都没有想到,禁卫军和成都方面,在短短的时间内,又建立起了新的运输线。

这是什么效率?!

恐怖绝伦。

李严对于朝廷,始终有一种钦佩。

一路势如破竹,各方势力,根本不是对手。

所有人都战战兢兢,等待着朝廷的收割、审判。

反抗的势力,全都烟消云散了。

本以为这一次,会是刘辩的“白登之围”。

李严作为后勤官员,运输不力,到时候一定会被清算。

他已经考虑过最严重的后果。

刘辩若死,他也逃脱不了,干脆自杀,以谢天下。

刘辩若侥幸存活,也会经历战败,李严很可能成为替罪羔羊。

这样的事情,历史上并不罕见。

帝王不可能战败!

一切都是官员的过错。

李严运输粮草不利,肯定会背锅。

他也做好了自杀的准备,保全家族。

不过在此之前,李严当然不肯放弃。

他屡次三番向赵云请战,给他一支兵马,冲击交州军。

无论如何,都要将道路打通。

赵云当然是拒绝了!

当时李严都绝望了。

难道他只有死路一条了吗?

没想到这件事,竟然轻而易举被解决了!

峰回路转啊!

只要前线无恙,刘辩无恙。

李严顶多背一些处分。

失去了晋升的空间。

他没有了性命之忧,却为未来担忧起来。

以前立下的远大志向,似乎成为了笑话。

李严想过建功立业,将功补过,可是机会在哪里呢?

他失了神。

然而,没过多久,刘辩的圣旨,就抵达了南中地区。

李严又吃了一惊。

因为朝廷传递消息的速度,实在太快了!

比八百里加急,还要迅速。

突然,一名亲卫急匆匆地走过来,向李严汇报:

“将军!赵将军在传唤您!”

李严立刻打起了精神。

他知道,自己的命运将在这一刻发生改变。

能不能扭转乾坤,就看现在!

李严整了整军装、铠甲,一脸严肃地来到了赵云的营帐。

“参见赵将军!”

“免礼,你的任务下来了。”赵云停顿了一下。

李严顿时紧张起来了。

“陛下将桃花水粮道,交给你管理,能维护好吗?”赵云盯着李严的眼睛。

后者露出了震撼的神色。

什么?

陛下不仅没有追责,反而委以重任?

这是什么操作?

“此次运粮事件,你当机立断,陛下很欣赏,希望你再接再厉。”赵云褒奖道。

“谢陛下!”李严激动地抱拳。

“不过,你要明白,陛下并不是顾忌不战而退。”赵云提点了一句,“对局势的判断,一定要谨慎再谨慎,明白了吗?否则功劳,也会变成过错。”

如果说之前的李严,是一个憨包。

那么此刻,他已经迅速蜕变了。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