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三章 灭高句丽(上)(1 / 1)

西域进展一切顺利。

曹操的动作,显然要慢上袁绍一步。

没办法。

辽东地区,到了冬天,冰天雪地,根本不适合作战。

曹操必须耐心等待至春天到来。

如今春暖花开,正是动兵的最佳时机。

“当年高句丽为了帮助公孙度,与朝廷为敌,被陛下攻破了主力。”

“故国川王战死沙场,山上王延优上位。”

“此后,高句丽立刻老实了下来,不敢进入大汉领土一步。”

“这些年来,山上王延优一直试图修补关系,陛下没有理会他。”

“延优终日惶恐不安,将都城迁徙至丸都山城,企图脱离大汉的视线。”

曹洪滔滔不绝地汇报着情况。

这是一次总结大会,目的是让各级将领,了解此次出征的目标。

夏侯惇、夏侯渊听得很认真,作为曹操的左膀右臂,他们也是此战的主力。

按照曹操的计划,此战必须速战速决。

不光是为了打高句丽一个措手不及,也是为了挽回面子。

袁绍在西域攻破了数个国家,完成了对西域的震慑。

朝廷的统治,渐渐地深入人心。

曹操当然也有争强好胜之心!

要不是辽东的冬天严寒,不适合动兵,他早就将延优斩首。

曹洪说完情况以后,曹操进行了总结。

“整个高句丽,可战之兵不超过十万人。”

“对付一个被陛下打残废的国家,我不希望有任何意外出现。”

夏侯惇听了以后,铿锵有力地道:“君侯请放心,区区一个高句丽,指日可下。”

“哈哈哈!”曹操突然大笑起来,“就是这股气势,继续保持!”

“是!”

“不过,也不能掉以轻心,高句丽的反扑,也是非常汹涌的。”曹操叮嘱道。

“来多少,就杀多少!”夏侯渊目光犀利地道。

204年2月,积雪刚刚化开,夏侯渊就率领幽州骑兵出发。

剑指高句丽!

山上王延优暴怒不已。

为了避免和大汉争锋,他已经下令,让出边境百里!

就连国都,都搬迁到了丸都山城。

可就算如此。

大汉还是没有打算放过他。

高句丽的隐忍和退让,竟然迎来这样的结局。

延优怎么可能不心痛?

他悲愤万分,号召全国壮丁,积极参军,抵抗大汉的入侵!

“本王将御驾亲征,与大汉不死不休!”

举国哗然!

高句丽每一代王,都是有血性的。

故国川王就是倒在了征途中。

他没有后退一步,彰显了高句丽人的武勇。

虽然死得有点狼狈,但是情有可原。

至少没有丢掉征战之心!

山上王延优,完美地继承了这一点。

他统帅十万大军,准备抵御大汉天兵。

这注定是一场血战!

延优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如果他战死了,那么王位不会由儿子继承。

因为年幼的殿下,无法承担这个重任。

他选定的继承人,是他的弟弟。

夏侯渊率领骑兵,突飞猛进。

两军在半途中遭遇。

得益于边军斥候的强大,夏侯渊率先获得了情报。

他率领三万铁骑,来到山坡上,观摩着高句丽大军的行进。

十万大军如同一条长蛇一般。

“机不可失,此战,可行!”夏侯渊当即做出判断。

副将鲜于辅、鲜于银纷纷表示,应该等待曹操的大军抵达。

“不必如此,骑兵作战,讲究神速,不能让敌人有所准备。”夏侯渊铿锵有力地道。

随后,他下令全军突击!

三万铁骑浩浩荡荡,在苍茫的号角声中,奔腾汹涌。

“敌袭!敌袭!”

一场遭遇战,就此展开。

夏侯渊利用骑兵的机动性,将高句丽大军,玩弄于股掌之间。

仅仅三个回合,高句丽大军立刻溃散了。

延优自己都懵逼了。

他可是有十万大军啊!

竟然在三万骑兵的突击下,崩溃了?

延优疯狂逃窜。

经过两个时辰的激战、追击。

夏侯渊获得了首战的胜利。

曹操领军赶到,为夏侯渊请功。

“不愧是妙才!”

一场胜利,算是不错的开局。

更何况,这是以少胜多。

“君侯,我们应该乘胜追击。”夏侯惇跃跃欲试。

这场战斗,他错过了,下一场一定要杀个痛快。

“就依元让所言,大军继续奔袭丸都山城!”曹操坚定地道。

山上王延优兵败,只能一路撤退。

幽州军摧枯拉朽!

所过之处,城池皆空。

高句丽官员、百姓,纷纷迁徙逃跑。

一直以来,高句丽都宣传,大汉是一个凶残的国度。

没有高句丽人,愿意和大汉打交道。

曹操为了改变这一观念,命令大军不得扰民。

汉军所过之处,不坏高句丽一棵庄稼!

相信不久之后,高句丽的百姓,就会变成大汉的百姓。

曹操当然不会给自己添麻烦!

而山上王延优兵败以后,立刻收拢残兵,退回了丸都山城。

他派出使者,愿意割地求和。

可惜曹操没有答应。

因为刘辩要的,是整个高句丽。

曹操又怎么敢轻易同意。

更何况,曹操不可能放弃灭国之功。

高句丽即将成为曹操的踏脚石!

十五万大军,汹涌地冲向丸都山城。

延优吓得魂飞魄散,整个人都不好了。

“大汉到底想干什么?”

“难不成,真要鱼死网破吗?”

不管怎么样,祖宗的基业,是不可能放弃的。

延优决定顽抗到底。

他派人前去百济,希望能够请来援军。

现今辽东已经不是当初那个复杂的辽东了。

剩下的势力,也就这么几个。

延优呼吁大家团结起来,对抗大汉。

兴许还有一丝丝机会。

可惜,他的号召没有一丁点用处。

没有人愿意听从他的号令。

百济不敢,三韩也不敢。

汉军杀气腾腾!

有种马踏天下的气势!

延优绝望了。

高句丽绝望了。

丸都山城,惶恐不安。

“本王与王都共存亡!”延优发出了呐喊。

可惜,更像是垂死的挣扎。

曹操领军包围了丸都山城,并且派出使者,在城下劝降。

先礼后兵。

延优义正辞严地拒绝了。

曹操也没有给他面子,悍然攻城!

一座中等城市罢了,也想阻挡大汉的步伐?

痴心妄想!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