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60)(1 / 1)
装船的时候贾府里来接人的仆役都惊了,忙说:府里都给姑娘收拾好了的,一应起居都和自家姑娘一样,大人何必费心带这么多的东西呢?
就像她巴巴地从扬州接了黛玉去京城,结果等人家到了以后才说把宝玉挪出来,让黛玉去住宝玉住过的屋子,虽说有思念外孙女的缘故,却也实在不像话。
林如海看只他们几个仆役便不信什么府里已准备好的浑话,只说:这都是我们家姑娘常用的东西,家常的罢了,她自小儿就习惯了这些,一时之间从扬州到京城去,恐怕有不习惯的,便叫这些东西陪着她罢。
那仆役才诺诺不语。
等回了下人院里才与同行的人说起:来之前我总听府里人说这林家不过是个读书人家,家里没什么银钱的,今儿看了倒不一样,光那林姑娘家常用的东西就装了好几大箱呢,瞧着比咱们自家姑娘还要体面。
有人啧啧称奇:这才是人家心疼姑娘的,不像咱们家里。
一时说笑着,心里却都略尊重了些,不像来时那么轻蔑。
不出两日,他们便整装待发,乘船往京城去了。
押税的官船在前,黛玉要守孝,不肯热孝的时候叫林涣他们沾了晦气,便独自一人一船,夹在官船和林涣他们家的船中间,只偶尔隔着船舱说话。
就这么着,他们赶着大雪之前到了贾府。
作者有话要说: 进贾府啦!!
提前说明:个人对贾府的观感很差,所以会黑,但不会无脑黑哈!大房二房都黑,但是姑娘们是无辜的。
上一章我脑子瓦特了,把顺天府尹写成了京兆府尹,京兆府尹是长安的,顺天府是京城的,已经替换过啦。
然后红楼本身的官职就有模糊的,有宋有清,我参考了清代的官职体系,部分修改成了比较大众认知的。感谢在20210823 08:29:55~20210824 08:38:50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50177389 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人间雕刻家 34瓶;哀酱家的不加糖、42753253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2章
黛玉一个女儿家不好下船, 林涣便先下了船,在周围打量一番,问:荣国府的车马何在?
所幸贾府没有真把自家的脸面踩到底, 派了几个二三等的奴仆在码头上等着。
一个管事婆子模样的人迎上来:我就是荣府里的。
她见林涣一身的富贵气质,语气很客气:可是姑苏林家的堂族亲戚?
林涣点头。
管事婆子殷勤相邀:府里老太太、太太们都等着呢, 彼时已经收了林姑老爷的信, 言说堂少爷也要跟着一块儿,老太太就说都是亲戚家的孩子,不妨见一见,还请少爷一块儿坐轿子往府里去。
林涣便笑说:府里只派了你们来接妹妹?
婆子没听懂他的意思, 连连点头。
林涣也这么觉得。
他让婆子在码头上等着,自己进了船舱,与林风起说:爹!他们家只派了些管家婆子来,咱们别去贾府了吧!
他的想法很简单, 既然人家看不起咱们,那咱们又何必上赶着呢?
谁知道林爹摇头阻止了他:咱们不仅不去,还得大张旗鼓地去,否则你叫黛玉如何自处?在他们眼里,咱们是送她进京的,这还没送她进府就悄无声息地走了,人家还以为咱们不看重黛玉。
他们确实可以一走了之,黛玉却不能。
那是她的亲外祖家里,单论起来比他们这个堂叔家里要更亲近些。
林涣只能嘟嘴:好吧。
他这些年被家里宠着养着,毫无挫折地长大,虽也明白一些道理,却颇有些不谙世事的天真。
他又重新出去,正预备着暂且忍下这口气呢,外头忽然起了喧哗之声。
林涣连忙探头去瞧。
却见几顶极其富贵体面的轿子停在了码头上,管家、婆子都十分齐全,好巧不巧地,正停在了贾家边上,两相对比着,衬得贾家的轿子灰突突的。
贾家的婆子心里一突。
今儿早上来接人的时候,琏二奶奶叫她领了对牌,派二等的车轿来接林姑娘等人,结果这二等车轿被临时支出去了一顶,不大齐全,她又没叫人给她特意留着,只好临时调度了三等轿子来,然后就成了现在这个尴尬的样子。
这一等的轿子贾家是派给那些个皇亲国戚等贵人们的,二等的是自家以及差不多的贵人们用的,三等的则是他们家那些个管家媳妇儿出门坐的。
她觉着人家看不出来,结果旁边一行人在旁边停下来,立马就对比出来了。
她恨不得把车轿上荣国府的标志给抠下来算了。
更让她尴尬的是,旁边的那行人直奔着林家的船去了。
爷回来了?车轿已经备好了,大人正在府里等您呢!
她循着声音看过去,正瞧见一个身着银白衣杉的青年,锦绣华服遮不住面上的清冽,他低头朝着边上的林涣说了一句什么,面色便如此刻运河之上船行过后的河水,碎冰漂浮,波纹阵阵。
他说:先送林姑娘去贾府。
直到他家的轿子被抬进甲板之上,接了秦婉和林黛玉准备要走她才反应过来。
婆子追上去问:请问贵府是?
那管家看她穿着和车轿,再看马车上的标志,忍不住一笑:我们是工部侍郎府上,来接家里的公子和林家的少爷姑娘。
婆子愣了一下才想起,刚刚那个青年原是林姑爷信里提起的工部侍郎沈倾的侄儿,如今正在林家教书的那个沈倦。
沈家的车马已接上了人,管家见她站着发呆便说:既是荣国府里的,不如一块儿走罢?
婆子脸上火辣辣地疼,忙说:我给您引路。
她招呼带来的空车空轿子走在前头给沈家的车马开路,一路往宁荣街去。
#
到了街口,她远远看见府里只开了两边角门,忙要叫人去开正门迎人进去。
还是沈家的管家拦了:咱们家大人没来,后头林家老爷说了,他乃是正六品,你们府里仍是国公之家,不好从正门入,只从角门进就好了。
果然,贾府的婆子说:咱们走西角门,那边离老太太的院子近些。
一行人换了软轿,林风起带着林涣、沈倦往贾赦那边儿去,另一边秦婉带着黛玉往贾母院子里去。
本意是拜访府上,结果贾赦院里人出来说,贾赦听了贾敏过世的消息积郁成疾,断断续续病了几个月了,身上实在不好,恐怕见不了客。
府里老太太又叫传了消息,说是想见见两个后辈,叫他们只管往后院去。
林风起便被独自请去见贾政,林涣和沈倦被引着往后院去。
一路上的下人们显然被叮嘱过了要避着些,四处来往的都是些婆子,进了内院才有几个年轻些的丫鬟,她们也不敢高声笑语,只悄悄儿地打量着。
等人过去了才咬耳根说悄悄话。
听说林家那个哥儿比咱们宝二爷大一岁呢,瞧着是比宝二爷稳重些。
沈家那位便是传闻中考中了状元拒入翰林的吧?瞧着年纪和咱们琏二爷仿佛一般大。
林涣和沈倦低着头进了贾母的院子,眼观鼻鼻关心,一点儿也不抬头四处乱瞧。
一时有人送了垫子上来,也照着晚辈礼给贾母磕了头,又厮见了几位长辈。
林涣倒没有不情愿,贾母虽有些时候糊涂些,对黛玉却还真心疼爱。
贾母连忙叫起,又叫林涣去她边上坐着:我一见了哥儿就喜欢得不得了,涣哥儿几岁了?
林涣答:八岁了。
贾母想一想便说:也只比咱们家宝玉大一岁,你一个孩子进京,想来平日里缺些同龄的伙伴,不如常来找我家宝玉一道玩。
王夫人听了倒是心动,她刚刚和秦婉聊天,已知道林涣这孩子正跟着沈倦读书,这会儿已看到四书了,有心想让他带着宝玉一块儿读读书。
然而贾母说完就转了话题,拉着黛玉问这一路上的情形,她只好按下不提。
林涣背着人悄悄给林黛玉挤挤眼睛。
黛玉双眼通红,显见得刚刚才和贾母一块儿哭过,这会儿看见林涣朝自己眨眼睛,顿时心头那点儿愁绪伤感就消失了。
贾母又问:现吃什么药?
林黛玉道:原先家里的大夫叫我吃人参养荣丸,后来身上略好些了便不让吃了,说是药三分毒,只叫我精心养着。
她将皇上给家里派了御医的事儿悄悄隐下,不欲声张。
贾母便说:那只叫他们再配几丸备着就是了,省得到时候要吃了没有。
林涣状似天真地问:药也是能提前备下的?原先我病了,家里的大夫说什么对症下药的,我还以为都是病了的时候才好开药呢,原来是那大夫框我的!他定是故意骗我,才叫我吃那些苦苦的药。
此言一出,在座的几个人就是一僵。
然而他童言无忌,又是好奇的语气,更何况他年纪还小,贾府众人又都亲身经历过宝玉的荒唐可笑,竟觉得这样的问题虽冒犯些,也没什么别的不对,只当他是真的不清楚才问的。
贾母掩下心头的怪异不适,嗔道:你一个小孩儿家的不明白,像我们女儿家,倘若身上有什么病,是不好叫大夫大大咧咧进内院里看病的,向来有些什么头疼脑热的,都是自己备了药丸子吃。
内室里头气氛怪怪的,丫头们都敛声屏气不敢说话,大人们又被林涣这童言无忌给顶住了,一时之间尴尬异常。
没一会儿,便有丫鬟说奶嬷嬷带着三春过来了。
沈倦和林涣已到了七岁不同席的时候,忙要避开。
贾母却摆手:自家亲戚,何必在乎这些,更何况家里姑娘们才不过五六岁的年纪,何必拘束。
林涣挠头。
这他怎么说?难不成说你家二姑娘年岁到了,得避避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