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93)(1 / 1)

旁边的婆子就笑:林哥儿林姐儿不愧是亲兄妹啊,说话都一样一样的。\

林黛玉笑得更开心了点,脸上的酒窝愈发明显了。

里头史湘云也出来了,一眼看见了门边上的贾宝玉:爱哥哥在这站着做什么?

贾宝玉在这站了好一会儿了,被林涣和林黛玉接连无视,早就觉得尴尬,这会儿听见史湘云喊他便说:我昨儿说错话得罪了妹妹,这是来赔礼道歉的。

史湘云噗嗤一笑:你往日里说话得罪的人不知道几个呢,这么这会子偏又专程道歉来了?

她想起旧事:咱们两个小的时候,你那会儿也不知道怎么就恼了,对我说了好些重话呢,也没见你给我道个歉。

她倒没有说林黛玉小性儿爱挟制人,纯粹地调侃宝玉。

贾宝玉只能给她作揖:我小时候不懂事罢了。

林涣和林黛玉则在拆点心盒子。

一共两盒,其中一盒里头都是莲蓬大的小粽子,林涣索性掰了一个,是蛋黄肉的,味道还不错。

另外一盒就是那点心铺子里的一些刚出的新点心。

林黛玉说:你这同窗也是有心了。

也不知怎么,这句有心就落在了贾宝玉的耳朵里,他颇有些酸酸的:只他有心不成?我也

林黛玉看他一眼,忽然一笑:你是有心,你有心得罪我罢了!昨儿不是说了不来了么,怎么今儿又来了?

她故意当没看见贾宝玉,偏他又要自己贴上来。

林涣也庆幸。

贾宝玉昨儿才消下去的气这会儿又窜回来了。

他又感觉到了一阵闷闷的窒息的感觉,心里头十分不舒服。

可他昨儿已经得罪了林妹妹,林妹妹已经不待见他了,他要是再来一回,估摸着以后都别想再和林黛玉说话了。

这么一想,他又生起气来,扭头跑出去了。

刚出院子门,又撞上一队婆子进来,手里仍旧是大堆大堆的东西。

贾宝玉问:这又是什么?

婆子说:定城侯府送来的东西,说是一些古籍,他们家里都是武将,这些书放着也是放着,不如给林哥儿林姐儿看算了。

贾宝玉恨声:只他一个人爱献殷勤不成?!咱们家里什么样的人家,那么几本破书还找不出来不成?

他看着那些箱子生气,说:跟外头门房说,就说我说的,往后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许再送进内院里来。

婆子应声。

于是,等第二天,谢鲸再送东西进来的时候,荣国府里忽然就说不收东西了。

这是为了什么缘故?我前两回送东西进来还行呢?

他是定城侯的孙子,门房也不敢怠慢,忙说:是我们府里宝二爷说的,别的事儿小的不清楚。

谢鲸觉得奇怪,忙说:林涣可在府上?

门房摇头:一大早林大爷就走了,说是要去先生那里。

谢鲸颇有点怕沈倦,只好惋惜地走了,预备等到了国子监再和林涣问问情况。

#

另一边,林涣见到了沈倦。

从上回出了事情以后,国子监就放假了,一连放五天,说是等局势稳定下来以后再让他们回去上课。

林涣昨天前天都来找过倦哥,结果倦哥一直不在,林涣没办法,决定每天都来问一问。

也是巧了,今天沈倦终于在了。

先生这几天都在忙什么?一直见不着人。

沈倦很疲惫:一些善后的事儿。

林涣疑惑:先生不是国子监的监丞吗?怎么这事儿也要你去善后?

林涣挠头,他也还真不知道。

沈倦说:义忠亲王造反失败被捕了,和他有关系的一些官员都要处理,六部都在忙。

林涣忽然想起石呆子来:那他倒他,他们的那些府官什么的岂不是也倒了?

沈倦点头。

太好了!那些个仗势欺人的家伙!看他们往后怎么办?

沈倦哭笑不得。

这样很容易地动山摇的一件大事,在他一个小孩的眼里,竟然还不如底下的府官们仗势欺人能受关注。

林涣又说:先生辛苦啦。

沈倦摸摸他的脑袋。

他从不跟林涣说自己都做了些什么,一向都是默默地去做,林涣也不知道,但他每次看到自己累的时候,都会跟自己说一声辛苦了。

沈倦忽然觉得很奇怪,故意问:我又不是为你做事儿,你和我说辛苦做什么?

林涣:我是替别人道谢的,他们不知道先生做了什么,我是知道的,我还知道,还有很多像先生这样的人,一心为着百姓在做事儿,是最好的官。

不像那些个坏蛋,整日里只知道争权夺利,为了自己的一己私欲烧杀抢掠贪污受贿,坏事儿都做尽了。

百姓们也总是记得他们的多,骂他们贪官。

怎么说呢?大家对这些贪官污吏简直了解的头头是道的,历史上也多是记载这些人的事迹,很小能注意到其余人。

这是林涣最近看史书感觉出来的,他的《汉书》已经看完了,二十四史看了大半,里头像是秦侩这样的奸臣记了大半,还有就是些高风亮节但是过得特别惨的好人。

像倦哥这样的好人都没有什么记载的。

沈倦摸了摸他的头,感慨:难怪人家都说,要是自己的学识够了,一定要收几个弟子,教育弟子的时候,也是在反思自己,同时弟子的思想也能反馈给老师,我感觉你也能教我不少的东西。

林涣却没听见后半句,反而警觉:先生?你要背着我收别的弟子???

沈倦:

林涣噘嘴:国子监里那些也就算了,左右不是正经收的,先生只能有我一个正儿八经拜了师父的徒弟!

沈倦说:我本来也没想着收别人,你想到哪里去了?

林涣这才高兴起来:好!

沈倦叹气:小小年纪从哪里学来的这样的脾气。

林涣才不理他们调侃,扭头问沈倦商量别的事情:那个什么义忠亲王,以后怎么办?

他看了史书,自然知道这样造反的人都是要被杀头的。

可义忠亲王是皇上的亲儿子,而且听说现在的皇上特别看重自己的子嗣们,要是他把义忠亲王砍了,心里得多难受啊。

沈倦说:这才是我最近为什么忙的原因。

他一句话差点没让林涣吓到地上去:前两天,义忠亲王服毒自尽了。

林涣:哈???

不是吧??

他以为义忠亲王有胆子谋反,应该是个聪明人物呢,怎么被抓了就自尽了?

直播间也搞不懂。

林涣震撼。

沈倦好像也没准备和他细讲义忠亲王的事情,提了这一句也就没了。

只说:这几日你出门要当心些,虽然他是服毒自杀,且是反叛后死的,但是当今对这个亲王的感情还是挺深的,叫礼部以老千岁的名义下葬,只是丧礼一切从简,不叫外头人知道,也就几个开国以来的勋贵家里才让去观礼的,你可别走漏了风声。

林涣噢一声,忽然想起什么,问直播间:他这个老千岁,是不是就是指太子?

林涣又问沈倦:先生,我有个问题,这个义忠亲王死了,和那些个什么四王八公有没有什么关系?比如贾家这样的,他们会不会受影响?

沈倦点头:影响肯定是有的,最先的时候,皇上为了给义忠亲王一些特殊待遇,特许他和这些权贵大臣相交,来往颇为密切,江南水患,还是甄家帮着他收纳的钱财。

他们曾盛极一时,义忠亲王没了以后,他们就相当于失去了筹码倾阖族之力帮了的人没了,末了要成一头空了,现在还是皇上在位还好说些,等新帝继位,他们这些义忠亲王的助力,在他的眼里,就是眼中钉肉中刺了。

林涣懂了,难怪后面四王八公就没落了。

沈倦说:这回义忠亲王的事里,王子腾出了大力,王家许是还能兴盛一段时间,王子腾的官还会再升,史家主母死了,史家人都在守孝,他们家的男丁虽然没有守孝,但也都闭门不出了,在这事里没什么存在感,贾家在朝的人太少,连边都摸不着,要是他们往后不自己作死,也不会出什么大事儿。

这事儿里关系最大的是薛家。沈倦想了想说,薛家巨富,义忠亲王养兵,除了贪污的那些银子,其余都是薛家出的。

林涣一惊:全是他们家出的?

沈倦点头:还有义忠亲王和那些地方官员来往的书信,也都是用了薛家的关系网送出去的。

林涣啧啧称奇:他们家的胆子这么大?

林涣懂了:所以薛公必死?

沈倦说:你聪明了,薛公死期已经到了。

林涣想了想薛家的后来,摇了摇头。

不过薛公也还算聪明,他从没叫自己的儿子女儿夫人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而且还故意把儿子养得不怎么样。起初还是皇上默许的他们接近义忠亲王,现在出了这事儿,祸不及家人,其余薛家人还是能保全性命的,若是安安分分的,靠着他们家的钱财,也还能富足下去。

林涣:哼,林妹妹还不够你们瞧的么,这会儿又想要宝姐姐了?

直播间嘻嘻哈哈。

可不止他们惦记着宝姐姐呢。

没多久,贾府里就收到了薛家的来信,薛公没了。

贾母拿着信长叹一声。

宝玉反而问:不是说薛家有个薛姨妈、薛大哥哥和宝姐姐的么,他们怎么办?老太太索性接了他们一块儿过来算了,家里也热闹些。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