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不差钱(1 / 1)

天亮的时候,张庆臻被带到了沈万里的办公室。

沈万里打量了眼张庆臻,

“关起来吧,公子最近不主张体罚,先饿上两天再说!”

“大人,先等一下,我有话要讲!”张庆臻努力挣扎着,不肯走。

“哦?有什么话要说?”沈万里制止了卫兵的动作。

“大人,我要赎人!”

“赎人?”沈万里饶有兴趣的摸了下嘴角,

“说说看呢!”

张庆臻觉得有门,赶紧表明了自己的身份,说到:“我是伯爷,我可以要求家里人用银子把我赎回去!”

沈万里哈哈一笑,“弄了半天,竟然是个伯爷!”

说完,走到张庆臻身边,转了一圈,“伯爷也没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吗!就算你是伯爷,然并卵有个毛用,告诉你,咱们不差钱,懂不?”

徐铮早就告诉过沈万里,不管俘虏是什么身份,多大来头,谈别的都没用,只有一条,干满十年,发放路费,滚蛋!

“伯爷,听明白了没,咱们不差钱,缺的劳动力!所以以后别拿你那伯爷的身份唬人了,在咱们这里,不管用!”

说完,沈万里拍了拍张庆臻的肩膀,饶有玩味的说到:“就算是皇帝来了,也得干活!这叫自食其力,懂了吧,劳动最光荣!”

“老老实实待着吧,下次要是外逃跑,就没这么好说话了,你以为我们真的不杀人么?”

说完,摆摆手,让卫兵把仍没有回过未来的张庆臻,推了出去。

张庆臻嘴里犹在自言自语,“我不是伯爷吗!伯爷就这么不值钱?”

沈万里天亮之后,把张庆臻的身份汇报给了徐铮。

徐铮微微一笑,“你处理的对,就这样干!”

南寨大败的消息,已经传到了广州府都指挥司。

当方指挥使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手一哆嗦,茶杯顿时在地上摔了粉碎,

“贼人竟然强悍至厮!”

“快,快把林、章二位同知请过来!”

当林、章二人赶到的时候,下人已经把地上收拾干净了。

“指挥大人,唤我们前来,有什么吩咐?”二人施礼过后,林峰问到。

“你二人知道吧,南寨水师大败,损失惨重,张伯爷、李千户疑似被擒!”

“啊?”林峰和章丘节张大了嘴巴。

“这怎么可能!”林峰几乎不敢相信。

“大人,此言当真?”章丘节也觉得不可思议。

方指挥使重重的点点头,表示此事确属事实。

“这该如何是好!”

还是林峰脑瓜子转的快,

“指挥使大人,有没有接到琼州府那边的军情报急?”

方指挥使摇了摇头,“目前还没有!”

“这事只怕要闹大了,等等消息再说吧!”

方指挥使点了下头,“也只能如此了!”

知州杨善带着同知王毅等人好不容易赶到了琼州府。

琼州府设在琼山县。

知府王达人接到了杨善的急报。

“杨知州,到底是咋个回事么?他先人板板的,老子就不懂了,咋还搞出了个自治,这又是啥子东东?”

王达人老家是四川的,一嘴的川话。

杨善苦着脸,支吾了半天,说到:“府尹大人,下官孤陋寡闻,真不知道该如何表达,而且从来也没听说造反竟然不杀官?”

“后来他们讲崖州以后要自治,不需要我们官府了!至于何为自治,如何自治,下官实在不懂。”

“因此下官留的一命,赶来禀报,还请府尹大人早下决断!”

王达人摸了半天胡子,

“可曾探听清楚,究竟是何人闹事?”

“这个下官有所耳闻,据说是一个姓徐的参将。”

“如此看来,事情并非那么严重!可是自治这个事情,一定得搞清楚!”

“府尹大人说的有理,那么下官该怎么办?”

“你等先去安顿下来再说!格老子,这个姓徐的到底要干啥子嘛,脑壳痛!”

京师。

大明钱庄关门的消息,仍在持续发酵。

顺天府府尹钱穆斋已经出不了门,因为衙门大门应经被储户们堵住了。

在有些人的怂恿和鼓动下,大批储户纷纷走上大街,要求官府一定要把大明钱庄的幕后老板,逮捕归案,绳之以法,还百姓一个公道!

甚至扬言,如果顺天府不能为百姓做主,就去告御状。

形势发展到最后,越发严峻,有几家储户,竟然上吊自杀,死者家属已经把尸体摆在了顺天府衙门大门口了。

钱穆斋愁眉苦脸的坐在内堂书房里,唉声叹气,度日如年。

“府尹大人,这事不能就这么僵持下去了,在往后,还不知道要出多大的乱子!”刘师爷是钱穆斋的同乡。

“夫子,本官也知道不能老这样拖着,可是现在大门都出不去,你又让本官如何?”

“大人,请恕学生直言,这案子仅仅是涉案银子,就有几百万两,而且涉案人数之多前所未闻,咱们顺天府一个小小衙门,绝对处理不了,最好是上报大理寺吧,免得夜长梦多,跟着吃挂落。”刘师爷建议到。

“幸亏夫子点破,就按照你说的办!”钱穆斋如释负重地点了点头。

当天夜里,顺天府上演了一幕“府尹夜逃”的好戏。

府尹钱穆斋和师爷,在几个忠心家丁的帮助下,翻过后宅围墙,逃出了顺天府。

“前有‘红佛夜奔’,今有“府尹翻墙”,实在是,哎!”钱穆斋望着夜幕里顺天府围墙,重重的叹了口气。

刘师爷心里却在说:哪个混蛋把顺天府的围墙建的这么高滴!

“走吧!”钱穆斋摇了摇头,说到。

大理寺正卿段守正是一个难得的好官,清官。

一大早就接到了顺天府尹钱穆斋求见的消息。

“存善(钱穆斋的字),什么事这么着急?”钱穆斋和段守正曾经是同科出身。

“如一兄(段守正的字),小弟这是找您来求助啦,还望看在同年的份上,能拉兄弟一把!”

“瞧你这话说的!到底啥事?”段守正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如一兄,可曾听闻京师大明钱庄卷款潜逃一事?”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