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1 / 1)

总之,留着说不定还可以利用或者得到什么特殊消息。

巫辞微微停顿。

妹妹染病?

所以上一周目,是因为妹妹染病,父亲才将妹妹换出去,用绝对的理智保证剩下家人的存活。

这样一看…父亲,可真不愧是搜索词条上所说的,曾经的“西陵郡守”。

第一周目说西陵郡守用计死守城池,被都尉投敌背叛以后全家以死殉志,一眼便知是个爱民如子且有能力的好官。

可现在,父亲是放弃了郡守的身份,带着他们全家假死,随着饥民逃亡。

这代表,父亲对家人是有一定感情在的,并且,现阶段,家人在他心中比那些民众更高,否则,他也绝不会把染病的女儿换出去“易子而食”,让疫病有可能在食用自己女儿血肉的饥民中传播,换/妻/子和儿子活下来。

所以易子而食的行为是理智促使,而不是普通饥民仅仅为了饥饿而行动。

假若妹妹没有染病,必死无疑,那父亲定然不会这么快就卖掉妹妹。

巫辞想起上周目妹妹被卖掉后,母亲被卖的当晚,母亲也是自己跟着父亲离开的,神色释然,倒像是自愿。

当时父亲和母亲也是过了一会才一起离开的,应该是还聊了一阵。

那么,很大的可能是,因为没有粮食,必须得再拉一个人去交换。

可失去了父亲这个男性,哪怕换来了粮食,母亲带着“楚辞”,孤儿寡母也护不住,甚至有可能直接被奸杀分食。

所以,因为女儿死亡,本就心存死志的母亲不想活了,自愿被换成干粮供丈夫和儿子活下来。

绝对理智的父亲、为了家人什么都可以干的母亲、染上了病不知是否真的如父亲所说那样没有传染性而被分食的妹妹、作为“佛门圣子”却在绥生法会上“入魔”两次杀帝的“楚辞”。

这样一想,“楚辞”全家人都真可怕。

【你感知到天德寺的修炼法门已经到达瓶颈,再闭关也无甚作用,便不顾父母与小妹挽留,在他们身上留下禁制看其护性命,毅然出走,你决定:

a.前往南州

b.前往皇城

c.四处游历

d.追加灵魂

e.亲身降临】

居然有三个地方的选项……

南州就是之前流民要去的地方,假如巫辞没带家人上山,不出意外应该是已经在南州安定下来了。

皇城不用说,就是天德寺和老皇帝所在的地方。

上次巫辞能杀老皇帝是天时地利与出其不意。假如正经对上,皇帝的护卫不知道会有多少。

那个天德寺的老国师也不知道修炼了多少年,巫辞修炼时间短,哪怕是用九成灵魂的速度也没什么把握打得过那个国师。

他大概只是在能同时打得过十个普通血肉大佛的水准。

先在这世界上转一圈,打听打听有什么事方便他塑造英灵传说,或者看看哪里有没有什么能够让他变得更强的契机,然后早点自杀结束这个档,免得记忆过多灵魂撑不住。

书页/目录